●却是慈母度儿
孩儿不见弃浑身,
可惜婆婆眼不亲。
白浪洪波无了日,
于今愁杀渡头人。
•宋代释普岩《大义渡》
______
相传:这是一个禅师悟后回去度脱母亲的故事;我读而再三,却总觉得:这是一个母亲度化禅师儿子的实例。
记载如是说--
[黄檗得法後,归省老母。经宿,母间:「何处僧?」师曰:「江西。」母为之洗足,师足心有痣,母洗已,不知已子.师辞去後,乡人告母曰:「昨夜僧,是汝子。」母乃奔跑,追至福清渡,一跌遂死。师已渡至隔岸。即秉烛曰:「经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若不生天,诸佛妄语』。」掷烛照耀,两岸之人,见其母在火焰中转男子身,乘光明登天.因之福清後改为大义渡。]
(引自:《黄檗希运禅师得法与传法/方兴》)
母亲为孩子洗脚,依然还像当年,足心的痣怎麽可能辨认不出?乡人告诉母亲是对儿子的不齿,母亲奔跑是为儿子切断挂碍:难舍的不是亲情,是自恋的执着、傲慢的我见!不是痛彻心扉,怎能洞视自己的迷惑?
问:是谁绑住了自己?谁不让我自由?一路追究,不到锥心刺骨、肝肠寸断,那里见底?妈妈的坚决,慈爱无悔,真真把孩子的生死迷梦敲醒了…
千百年来,人间万事依旧随着宋代释普岩法师在所作《大义渡》中的咏叹绵延起伏--
「孩儿不见弃浑身…」
亲爱的儿子风尘仆仆的样子还是原来那具凡夫肉身的躯体,只是气质也许添了风霜,或是眼神里呈现了一点光芒、行履间多几分泰然…
「可惜婆婆眼不亲…」
可惜的是也许因为日夜思念爱儿的老婆婆眼力不佳,看不清楚吧?或是婆婆看透了儿子到底犹未清澈的眸子已经悄悄朦上的薄雾?额头上的皱纹不仅是年轮的痕迹,反映的是经验凝结成的智慧!
不要错觉老婆婆还在执念爱儿,她是教育的责任未了,还有一件使命未了:「我把你带来世间,也要把您摆到渡口,放飞你自如地随意悠游!」
「白浪洪波无了日…」
红尘里翻腾的白浪,滔滔不绝,在其间被滚动的爱恋情愁还未终止:多少人仍在滚烫的热泪中伤透了心?又有多少人浮沉在聚散离合的悲喜交替中轮回奔忙?像潮起潮落,如潮来潮往,却有都是水一般的透明清澈!
「…于今愁杀渡头人」
时日今日还有多少站在渡口看来痴心的父母?更有多少伫立船头,却脚沾尘土的傲慢子女?愁杀了父母,骄纵了痴儿,飞航的船只激起两行浅浅的水花四溅,生死交托、死生俱忘的抚育和教化,是永世无以回报的无限慈悲!
不是禅师度母,是慈母摆渡了心爱的痴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