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不懂得对自己仁慈
「眾生不自仁慈其身,畢世沉迷以悖如來之教,茫茫生死波中,淵深而海濶!」
∼《淨土晨鐘》〈自序〉
———
恭听悟道法师答问的视频,有人请问与瘟疫爆发对应的因果关系。法师苦口婆心,细心分析,依据《地藏经》及《十善业道经》上世尊的教诲,劝导大众戒杀息灾。
悟道法师在视频中提到:这个世界的众生不懂得慈悲,所以释迦牟尼佛以「能仁」为名号,就是能行慈悲的意思。
英雄所见,自古以来,总是大略相同!联想起前些天刚读周克復居士的《淨土晨鐘》〈自序〉,就有相呼应的说法。
周克復居士,輯有《金剛经持驗记》、《法華持驗记》及《观世音華持驗记》等著作,他在《淨土晨鐘》〈自序〉中说:
❛如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于世。大事者何?「生死」是也!❜
其实,什么是「生死大事」?就是「人生大事」—从「生」到「死」,就是人的「一生」—解决生死大事,无非就是解决「人生问题」:不仅目前生活问题,包含如何面对死亡!是一个完整的,兼顾身心,物质与精神,乃至灵性及人生价值与生命素质;深刻,而广泛。
看似复杂,却可以提纲挈领,以一个总结性的主题指出轴心;周居士为我们做了这个工作,他说明:
❛如來憫眾生沉迷而指以出離之途,即示以遄歸之所。曰「大慈」、曰「能仁」,以其仁慈我眾生而名之也。允哉!乃眾生不自仁慈其身,畢世沉迷以悖如來之教,茫茫生死波中,淵深而海濶!❜
觉悟的世尊指示走出人生苦恼以及生死苦痛的解脱之道,我们的归宿,我们的依靠:就是「大慈大悲」、就是「能行仁慈」!这是世尊生命的主题,教学的宗旨,也是他的名号。名符其实,人如其名。所以,佛的名号功德无量!因为佛的名字就是我们要修积的功德,要修学的主题。
佛对我们一切众生大慈大悲,我们却对自己不慈不悲,因为我们不愿对一切众生慈悲!
所谓「慈航普渡」,慈悲就是越过苦海的舟航。诸佛菩萨的一生(乃至生生世世)都是在对我们现身说法:佛的本生故事,诸佛菩萨的本願功德,那一件不是慈悲济世的落实?那一回不是菩薩低眉,欢喜无边的示现?
「助人为快乐之本」常听人说,只要去做,认真努力、无怨无悔,就是快乐的起步—
可惜、可叹的是—
❛周行震旦,都如過銅人,沒處頭髻長出。嗟嗟有聲,不亦哀乎?❜
周居士的悲哀,今日依然如是。
自古至今,人谁无死?然而,却有那么多人似乎从来不曾认真看明白:生死无常,转眼成幻!因为怕死而要在死前纵情欲乐,用私心来固步自封,以妒忌、怨怼来为自己添加荆刺呢?
周居士指出:因为怕死而逃避面对死亡,用各种物质的不断填充和精神麻醉的催眠,却还是不能不死!这样一味逃避而醉生梦死,一旦死到临头,老、病来侵—像今天,疫病蔓延,天灾频传,战争也似乎可能一触即发,我们要如何安抚自己的彷徨恐惧?沉迷愛慾,追逐名利能让我们解脱自在,快乐无忧吗?还是困在其中不能自拔,早已茫然得完全迷失了方向?
真的怕死,就一定要去寻求解脫这种生死恐惧的方法!务必要让自己彻底摆脱这种生、死,得、失,循环轮回所带来的压力!
他诚意推荐:要求解脫人生的各种痛苦,舍念佛外,没有更佳途径;而极乐淨土,是最理想的归宿!他说:念佛生淨土則可以得到解脫苦恼,得到解脫則超然生死之外,亦可以无拘无束、洒脱地飘然于人生路上,生死之中!人若到此境界,「死」对他来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周居士赞叹:这就是因为怕死,因而去学习、探讨如何面对死,而終于得到对死無畏的人!是真能解决大事、担當大事的人!是能够不违悖大慈能仁的佛堂教诲的人!若说世人可以免于生死的话,也就没话说了;事实是世人个个不免生老病死,那么—净土道业不能不修、净土的经书不能不读、净土的经教不能不听!
仔细想想:
这个世界的众生确实不懂得慈悲,特别不懂得对自己仁慈,所以,才会与如來的教诲相悖,一生沉沦在迷惑颠倒的茫茫生死波涛汹涌之中,海底深深,而海面辽濶!
因为:
若是自爱—懂得对自己慈悲的人,怎么忍心一直让自己在自私的漩涡中晕眩打转,在欲望的洪流中载浮载沉直至没顶呢?!
∼威南 学2021•四月初八,佛诞日
“我可爱吗?”-原创卡通动物
-
可爱的小狗和小猪问你:"Am I Cute?"(“我可爱吗?”)
~原创卡通造型,我们亲自设计、亲手画上的可爱卡通动物!
手提袋(小)〈有拉链〉Handbag(S):
Size: 21 x 18 (x 4) cm
16 years ag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