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之力与“拉住”光明
星期日的晚上,外地游客较为稀少,一些马六甲本地特别是郊区的友族同胞结伴而来,是我小贩生活的另一番快乐风光——
例如这一天:来了几位马来年轻男女,一位口操流利华语的马来青年让我为他在布制钥匙扣上写上他的中文名字:“子修”——他说:「本来叫“挺慈”,现在爸爸说改这个…」两个很有意思的好名字他都为我写在纸上,看得我肃然起敬——现在有多少华人子弟不喜欢自己的中文名字的?
同行的一位马来女青年问:「不买东西,只是帮我们音译,取个中文名字,可以吗?」我答:「当然可以!只要您喜欢就可以。没问题!」
於是我按她的国语(马来西亚文)名字选择了“舒海达”这个中文音译名字,她开心地说:「我要光顾您啦,我买一个钥匙扣!」
另外两位男生也分别写下他们的国文名字,这是我为他们音译的结果:
○ 安力 (Amri)
○ 阿曙拉 (Asshulah)
我简单地说明这几个中文字的意义,关于“安力”,我说:「安的字形是一个家中有个女人,小时候回到家里这个女人是妈妈,投入母亲的怀抱就觉得安心、安全而稳定;成家后,这个女人可能多了一位,就是自己的太太,孩子的妈,家有贤妻,操持家务、教育子女,也会让我们感到安心,家中气氛也显得安祥…」
可惜我的国语(马来西亚文)水平太低,不然我一定要告诉他,中华民族的古圣先贤有这么一段话:
❛昔三代明王之必敬妻、子也,盖有道焉。妻也者,亲之主也。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群书治要·孔子家语》)❜
“一个女人”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风气、国家安定的关键性和深远影响,似乎已经少人在意——《易经》中的坤道之德,表现在我们民俗对妈祖娘娘的敬拜,表现在从印度文化“移植”的观音菩萨由男转女,有人在意吗?有人去认真探讨我们所忽视、轻视的民俗文化中深入浅出、潜移默化的通俗教育功能吗?我们对先贤的高度智慧和用心良苦有认真在意,用心体会吗?无谓的感叹无济于事,我想起童年时读的“愚公移山”寓言,想到一点做一点,学到一点实践一点,能有机会就说一点…
看见友族兴味盎然地听着,我真恨自己把国语生疏了、遗忘了,以前也不够用功努力,否则不就能把握机会和他们更详尽地分享这原该属于一切人共享的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吗?
无论如何,我继续用我蹩脚的国语尝试解说另一个译名:“阿曙拉。”
我说:「阿,是种称谓;曙光是晨早初现的阳光;拉,这可能…」有智慧的他接口道:「拉住阳光、留住光明!」是啊,我说:「我们要做追逐光明的人!」
自然地,就想起了童年时读的一则上古神话——网海搜寻,我找到了这则“夸父逐日”的典故: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追逐光明,想要留住辉煌和温暖的夸父,虽然自己口渴而死,却将自己的拐杖化作了一片林木,永久继续庇护后世,为后人提供荫凉,提供可供燃烧的柴薪…
——这是先贤之德,然而我们是否能来住光明,重现先贤的智慧与慈爱之光呢?我们又能否在身后留下一片树荫和供作燃放光热的柴木呢?
∼威南 追记于数日后 2020.7.9
“我可爱吗?”-原创卡通动物
-
可爱的小狗和小猪问你:"Am I Cute?"(“我可爱吗?”)
~原创卡通造型,我们亲自设计、亲手画上的可爱卡通动物!
手提袋(小)〈有拉链〉Handbag(S):
Size: 21 x 18 (x 4) cm
16 years ag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