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见了!
❛何以故?以折伏、攝受故令法久住。❜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
一个老师,两个角色身份,两副不同手眼!
∼也许老师学习过川剧的“变脸”?
听苹果姐姐(黄翠蘋老师)讲故事,其中不仅启发教育工作者必须懂得“普门示现”、随类化身的角色变换,也让我们看到芸芸众生--即我们自己在压力和逆境之下反倒会因适应环境,寻求出路和安顿自己而学会自律;顺境如意时却因懒散放逸而一事无成的劣根性!在人生的课堂上,我们何尝不像这班活泼却捣蛋的同学一样!
听说古代私塾教学有「板子不响,学问不长」的说法。看来故事里的老师亦谙此道!
∼“今天我们要取消讲故事的时间!”斯旺普老师说。(蜜月期过了,实践期开始…)
∼“闭上你们的嘴巴!”斯旺普老师说。(止语∼也止住内心的胡思乱想)
∼“给我坐好!”斯旺普老师说。(定下来…)
∼“你们要是不守纪律的话,可不会好过的!”斯旺普老师说。(真正最不好过的不是眼前老师的责罚,而是将来“老大徒悲伤”的悔恨莫及…)
∼这些会不会让我们想到戒定慧?
故事最有趣的是,为何最后同学们又去报案寻找可怕的女巫老师呢?学生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到佛经里寻找答案:
原来学生难教的感慨不仅是世间老师才有,多少人闻之丧胆的阎罗天子也难免有这样的无奈!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閻羅天子胡跪合掌,向佛表白:“世尊…我有小小疑问,大胆请問世尊,但愿世尊慈悲,为大众宣說。”
佛陀答应啦,说:“随便您问吧…”
❛是時,閻羅天子瞻禮世尊,及回視地藏菩薩,而白佛言:“世尊,我觀地藏菩薩,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眾生,不辭疲倦。是大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神通之事,然諸眾生,脫獲罪報,未久之間,又墮惡道。世尊,是地藏菩薩既有如是不可思議神力,云何眾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脫?唯愿世尊,為我解說。”
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是大菩薩,于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眾生,早令解脫。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而遣悟宿世之事。自是閻浮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
连“不可思議”、神通广大的地藏菩萨也面对着芸芸眾生才刚脫离罪報苦海不多久,就又故态复萌重新墮入惡道的局面。世尊,为何这些眾生都不听话“依止善道,永取解脫”呢?
这时佛陀对閻羅天子说了一句堪称经典的对白:“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
绘本的故事结构简单,说理分明,顽皮的学生也很快地在老师“变身”女巫形象后回头是岸,认真上课学习。但现实中,人往往会得意忘形,顺境之后又渐渐放肆,打回原形!所以教化众生的菩萨有的是惊人的耐心和毅力,虽然屡战屡败,还是要屡败屡战!就如《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中所说:❛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若見捕養眾惡律儀及諸犯戒,終不棄舍!我得力時,于彼彼處見此眾生,應折伏者而折伏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对应他们的情况而采取温柔或严厉的教育方法。可以迂回重复转战,不断陪着所教化的对象降伏自己、提升层次,但永不放弃。
《大乘悲分陀利经》〈〈眼施品〉中有一个例子,值得参考:
❛…去此佛土過十千佛剎,有世界名集穢。其中世人…集不善根…樂作眾惡,於諸眾生無有憐愍,無父無母乃至不畏後世。其大沙門以本願故,生集穢剎旃陀羅家,巨身甚長,有極大力,所為迅速,念力極大,才辯難折,眾行悉備。彼以強力疾攝眾生,而告之言:『咄!汝眾生!能斷竊盜邪婬,乃至能斷邪見者,我當賜汝等命及養身具。若不止者,我當斷汝等命,斷已更至餘處。』彼時眾生叉手合掌,同聲白言:『若濟我命當隨汝教,盡斷殺盜乃至邪見。』…彼時強力旃陀羅,又令王及眷屬盡形壽住九善業已,…時彼國王忽然崩亡,群臣百官拜彼強力旃陀羅為王;拜已即為立號,號曰福力。❜
把利益和坏处告诉学习者,让他自己知道好歹,自动自发地克制自己,认真学习,是经中推荐的一种善巧,毕竟人性总是对自己的切身利益最为关心,若是知道于己有利一定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去完成所必需的学习。难怪这位強力旃陀罗被奉为王之后,以“福力”为名号。
当同学们通过经验知道了严格规律为自己的学习带来进步的利益后,虽然喜欢温柔,却也怀念起严厉!
印顺导师在《胜鬘经讲记》中介绍:❛勝鬘夫人,為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的愛女,年紀極輕,宏通大乘法教,引導七歲以上的童男童女,都信修佛法。❜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位公主出身的王后,佛门的女中丈夫、七地菩萨,也是一位儿童教育家!在《胜鬘经》中有这么一句:❛何以故?以折伏、攝受故令法久住。❜简单说,就是温柔接引和严格规律的交互应用,恩威并济,悲智双运!因为:人是感性和理性的混合体,而感性必须运用理性支配,才不会流于泛滥!
∼2020.5.19 威南 学
https://m.youtube.com/watch?v=gaygzN7g7PY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