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怒三十年·愧对父母恩
作者:黄威南(原拟用笔名:过儿)
很欢喜地在网上发现了童年时候看过的一部老电影《林则徐》,电影中一幕曾经在我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象,至今不忘。
记得影片中林则徐因激愤而弄破一个茶碗后再抬头看见自己特意题写在书房中警惕自己的「制怒」两字而迅速抑制情绪,恢复平静。因为自己脾气很坏,还在父亲的指示下「依样画葫芦」自己用歪斜的笔迹在草稿用的白纸上写了大大的制怒两 字贴在卧房的墙上,早晚看着,希望提醒自己。转眼人到中年,几十年的岁月过去了,脾气还是很坏,写着制怒的字纸早已不知所踪,只剩下心中那一次次因盛怒而 铸成大错后所带来的悔恨,以及健康不佳的体质,常常在午夜梦回时引起无限惆怅!
今天看到这部老电影,如遇故人,而双亲已经鬓发如霜,自己也银丝渐增,纠缠半生的坏脾气像恶鬼一样让我受尽折磨!於是下决心要与这臭脾气来个了断。特意等到太太夜里休息后,两个人难得地在电脑前坐在一起看电影,请她来见证我这失败半生之后的重新再出发!
终于,电脑屏幕上出现了这一幕--镜头所见:林则徐为了国家社会的安危,为了黎民百姓的福祉,为一 班不能忠于职守,反而倒行逆施的同僚下属而义愤填胸,失手打碎茶碗,当老仆赶忙来收拾残局的时候,他看到了高挂着的「制怒」两字,立即平息心头火,和老人 一起收拾碎片,也收拾自己混乱失控而破碎的情绪。
相隔整三十年,很开心能和太太分享这童年时候即对我产生影响的影片,但是 心里也确实感到十分地悲哀:因为我直到今天还常会发怒!而且,在二十几岁时,还曾经为了发弟弟的脾气而失手打碎书橱的玻璃门,一条约五寸长的玻璃碎片插入近手腕处,疤痕至今犹在。年纪老大后,我执依然强烈,脾气还是暴躁,为了太太不能接受自己的意见,一气之下竟然把头撞向玻璃门,硬是把整大片的玻璃撞碎了 一个口,花钱装修不止,还额头流血,让太太伤心又难过。
今天看了一本书:《别让脾气称王》,里头有一则〈爱生气的人不长寿〉的短文,其中提到:「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浓博士,最近发表他研究所得的报告里,指出人在发怒时,体内会发生如次的变化:⒈胃部入口的筋肉紧缩,消化器起痉挛,血液循环加速,脉搏加快,每分钟一百八十次到两百二十次,甚至有两百二十次以上的。⒉血压大幅上升,由正常的一百三十升到两百三十;甚至有两百三十以上的。有的会因此发生脑溢血, 倒了下去。⒊心脏的冠状动脉紧缩,有时会发生狭心症,有时会发生心肌梗塞而丧生。」 我少年时候经常闹胃痛,人近中年后经常心跳不规律,最严重时曾经每分钟心跳上百下,还被送进过医院的急救处!幸好还有一点佛法的常识,急难时懂得念阿弥陀 佛,恢复平静、镇定情绪,才保住性命至今。看了这份报告,完全明白自己从小身体就不好,显然与自己的坏脾气有很大关系。若是不曾接触佛法的劝告、不曾听经 接受佛陀的教育,完全任由脾气自由放纵的话,今天我还会在这里写作吗?
仔细分析自己脾气坏的原因,其实是控制欲太强,对人、对事,总是有着「我欲令如是,欲令不如是」的期望,心老向外求,不懂得反求诸己,更不明白「福自己求」的事实真相。一再怨天尤人,不是埋怨社会风气,就是怪责、迁怒于人,甚至责备佛法不灵,却不承认是自己未曾认真学佛,不曾老实依教奉行。
书中还有几句警语,非常切合我的毛病,感觉就像是专门为我开的药方,譬如这句:「一个人力气再大,可以移山扛鼎,却无法举起自己;拿破仑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最后却败在自己的坏脾气手中,原来最可怕的敌人并非别人,那是自我本身;而解除愤怒,就是吾人处世最吃紧的功课了。」还有这句:「当你生气时,是与何人何物争斗呢?你只不过是在与自己争斗罢了!因为你是自己最坏的敌人,思想是你自己的挚友,也是你的死敌。」记得我有一位老朋友,他就是在受不了我的脾气后愤而拂袖而去,与我绝交。一些比我年轻许多的朋友也不止一次在我发火骂人后直言劝谏我:「一点小事,何必对人如此恶言相向?」可惜固执愚钝的我却任由这心理的垃圾占据、污染了自己的心灵数十年,拖磨自己,更苦了身边的人!
此外,我的为人个性十分主观,不能体谅其他人的感受,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一定坚持到底,却没有考虑到为别人留余地,往往逼得别人走投无路,终于爆发冲突!记得读《晚晴集》时曾有一句圭峰法师的语录:「元无我人,为谁贪嗔?」 如果我能明白这句话所指示的事实真相的话,相信暴戾之气也可以化解一些。可惜的是,对自我感受的强烈执着往往使得自己已经没有余暇和空间去拓宽自己的心胸和眼目,这正是自己半生潦倒,自叹「怀才不遇」的原因--其实那有怀才不遇?只有怀「嗔」不遇、怀「怨」不遇!自视过高算是才干吗?傲慢能是才华吗?记得 一位老师曾经对我说过:「发脾气是无能的表现。」金玉良言,可惜我没有真正把他放在心上,时时刻刻用心检点自己。
印光祖师在《林文忠公行舆日课发隐》中一开头即道:「详观古之大忠大孝,建大功,立大业,道济当时,德被后世,浩气塞天地,精忠贯日月者,皆由学佛得力而来。」 一读斯言,「学佛得力」四个字震撼我的眼目,久久而已。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建功立业做大事要由学佛得力而来,个人幸福、一生平安也是从学佛得 力而得,圣贤人早就提示我们:「自天子以至于庶民,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我怎么可以妄自菲薄而自陷于痛苦人生之中却不自救呢?学佛为求觉悟,自觉、觉他为人生自利、利他唯一得力处。不得觉悟,人生如身处暗夜冰冷之处,幽暗悲苦,茫然无助。自度无能,爱他无门,敢问人生路在何方?
想到这里,不胜唏嘘!回首制怒三十年,不禁长长叹息:愧对父母、师长,愧食粮餐,愧对自己!受恩甚多,回报曾无;敢不即刻力行,斩熄怒火吗?告诉自己:定要努力、努力!
再看印光祖师赞叹林则徐先生的话:「林文忠公则徐,其学问,智识,志节,忠义,为前清一代所仅见。虽政事冗繁,而修持净业,不稍间断。以学佛,乃学问,志节,忠义之根本。此本既得,则泛应曲当,举措咸宜,此古大人高出流辈之所由来也。」不间断、不夹杂,一心一意,是成功关键;如果没有真情实意,不是一片爱人之心,不能放低身段,不肯恭敬别人,就是没有觉悟,功夫如何得力?反省自己总是替自己掩饰、护短,巧言令色,难免「鲜于仁」,离爱人和被爱越来越远,离幸福美满也越来越远。
记得三年前的一个下午,为了侄儿的淘气捣蛋大发脾气,以「教育」为名,发泄的是自己的小器。父亲劝告我:「你先把自己脾气改了,做一个好榜样给他看,你这样不是在和小孩子斗气没两样吗?」当时下了一个心愿,答应父亲从此不再在他面前发脾气,后来勉强算是做到吧?今年农历新年吃过团圆饭,父亲对我说:「好好摆摊子做生意,不要再跟别人吵架了!」我无言,这段时间确实在跟摊位隔 壁、和对面的同行呕气,虽然没有吵架,但是就没给人好脸色看,有时自己嘟哝,大概别人听到了不便发作,可心里绝对不会好受吧?有时和人商量语气冲了,也肯道歉,难得别人都宽宏大量,愿意原谅我。可是他们个个年纪比我轻啊!我怎么就没有当个涵养和气的长者,反倒要他们来宽容我呢?太太劝勉,我却觉得委屈,认为她怎么都胳膊向外?我懂得爱,值得被爱吗?真亏她还能忍受得住,爱得下去这样一个满身习气还洋洋自得的愚鲁男人--想到这,我惭愧无地自容,却不能自暴自弃,若不能改革自新,痛改前非,我对得起从小带我去看电影《林则徐》,潜移默化教育我,苦口婆心提点、容忍我几十年的父母吗?能不辜负本来在家是父母掌上明珠却陪我吃苦受罪,用眼泪为我洗净罪业的妻子吗?那一切如我父、如我母的芸芸众生们,不是您们的宽恕和包容,我还能安然活到今天吗?欠债还钱,欠恩还 恩,要报恩,就从改脾气起。
感恩林则徐先生的墨宝和示现,感恩演员赵丹先生精湛的演出,教我多年难忘,不断教育着我,这一路走来的每一位菩萨--正面、反面都在提示着我的老师们,谢谢您们!仰赖您们的加持、护佑,让我向坏脾气说一声:「拜拜(BYE-BYE)!再回头我也不要您!」感恩一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