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少年学佛·不亦乐乎(欢喜求学·快乐成长的秘密)
作者:黄威南
2003年11月22日,有缘到母校(马六甲)公教中学佛学研究会主办的第九届「随缘、续缘、惜缘」学习营与一群青少年同学分享学佛心得,然而由于时间匆促,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言谓尽意,回来后写下了这篇与讲题同名的文章,希望提供同学们参考。
有人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但是,问问现在的少年人,烦恼的、忧愁的事可多呢!联络我的玟玥同学说:烦功课罗!现在母校执教的侯老师告诉我:现在同学们还要「比」手提电话,还要烦这个!真的,生而为人,不论是处於甚么年龄、甚么时期,都会有着不同的烦恼!
幸好,今天我们都有机缘集合在这里,来「学佛」――寂天菩萨在他所作的《入菩萨行论》中说:「要想永久受苦,与永久得乐,均视此身。」所谓「菩萨」,就是发心学佛,并且已经走在这条路上的人。寂天菩萨是密宗同修所尊重的一位祖师,他告诉我们,人生的苦与乐其实是看自己!怎么说呢?今天的题目就是答案!「乐」是我们所追求的,而「学佛」就是它的方法!新加坡的洪孟珠博士用九个字简单地介绍佛教:「通往快乐生活的秘诀」,换言之,佛法即是快乐的方法,这肯定是大家所爱好希求的。
孔夫子曾经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从话语中,我们清楚感受到他老人家的快乐自在,很令人羡慕。尤其夫子对于不被别人了解,被人误会时仍然能够感到心情平和,不气不恼,生活得非常潇洒!学佛,就是要学这种「君子风度」,过一个潇洒快乐的人生!那麽,甚么时候来学习、掌握这套快乐生活的「本事」最恰当呢?「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少年」正当其时!这也是为何我们今天要来这里参加学习营、来学佛的原因。因此我们就得问一问了:学佛,到底学的是甚么?是不是手拿念珠就是学佛?或者跪在地上礼佛就是学佛?实际上这些都只是学佛的一种「法门」,也即是方法。不能说是学佛的具体内容。
譬如说:我们面前这一尊是甚么?(有同学回答说是「佛」。)错了!这是佛像,这不是佛!看到佛像,我们就想到佛,但是佛像不是佛,就像我们的相片不是本人一样。那麽佛像摆在大殿中央就是明确地告诉我们学佛,所要学习的对象就是「佛」。「学」习「佛」陀,有两个意义,第一、佛是我们学习的对象;第二、佛是我们学习的目标,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和佛一样,要做佛。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好好来认识一下:佛是甚么?
佛即是觉悟、明白的意思:明白人生的真相、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白快乐和痛苦的原因,所以他就有办法让自己活得自在快乐。所以我们说:「快乐无忧名为佛」。一个不再被痛苦迷惑了,每天都生活得很安然自在的人,他是一个真正快乐的人。
以生活得幸福美满、自在的佛菩萨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从他们身上我们就能找到让自己也生活得快乐自在的方法。大家看看,这间马接巴鲁佛教会的会所大殿门口坐着一尊弥勒菩萨像,笑口常开和大大的肚皮里面是有学问的哦!见人要有笑容,要把欢乐带给人;肚量要大,要能容忍别人对自己的不公平、侮辱,甚至毁谤、冤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快乐自在,否则就变成情绪的奴隶,人际关系也就当然不容易搞好;实际上,这正是许多烦恼的由来啊!
学弥勒菩萨学成功了,自己就快乐,也能把快乐带给他人:让家人快乐,你就有一个快乐的家庭;帮助同学、朋友快乐,你就过着快乐的学校和群体生活,扩大来,我们就有一个快乐美好的社会。我们常听人说「极乐世界」,是否死后才能去呢?不是的,「世」是时间、「界」是空间,我们现在就可以过极乐世界的生活:在任何时间、地点(空间)都不苦恼,那是最大的快乐。
学佛一定要尊师重道,要尊重老师。要在世间生活快乐,一定要掌握世间的学问技术,像你们的黄老师、侯老师,一定要尊重他们,不尊重老师、不听老师的话,又怎么可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呢?学佛即是要学习尊重老师,上课前,我们不是要向本师释迦牟尼佛问讯吗?就跟在学校里上课前要喊「起立、行礼」向老师问安一样,对老师要有礼貌,要尊重,这样的心态才能学有所成。「本师」其实即是「根本的老师」之意,因为佛法都是根源於释迦牟尼佛所传承下来的,世世代代的佛教徒们都像我们一样:向佛陀学习。佛教我们的是学校里没有教的功课,就是解除内心烦恼、调和人际关系的方法,使我们不只得到物质生活满足的快乐,更要得到精神生活上的快乐;这是最重要的。人生无常,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得失起落可以说是人生际遇的必然风景,要如何在其中一一安然自在地度过,保持内心的快乐?这是学佛最大的目的。乃至,在面对死亡的时刻也一样潇洒自若,了无遗憾,那麽我们人生的快乐才能算是圆满了。
佛法的内容非常广大,涉及的层面很多,从内心世界心理状态的种种分析,到宇宙观、世界观……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来为我们解说、指引通往快乐生活的路径,甚至有「八万四千法门」之多的说法,至少也有平常说的禅宗、密宗、净土宗……等不同宗派,其实都是不同的教学方法而已,目的是殊途同归的,即是熄灭痛苦,不再烦恼不安。要如何简单地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呢?大家在见面时说的那句「阿弥陀佛」就是很好的一个办法:那是提醒、也是祝福,对自己,也对别人,念念不忘要学「佛」,印象要深刻,无时无刻都记得,都在努力去实践,成佛的目标才有实现的一天,不管时间旅程经历多久,我们一定要一天比一天更进步!
最后,献给大家一个像弥勒菩萨那样快乐的方法:不论别人对我们怎么样,我们永远只要记得他曾经对我们有过的那一天好,永远感恩,永远让善意、善念常驻心头,不要让贪嗔痴的恶念破坏我们的情绪和生活。我们并非愚痴得不分黑白或任由别人造恶而不懂得处理,甚至姑息养奸。而是说:我们不要被别人的恶意和恶行所干扰和打击,我们永远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冷静,以这样的态度去发挥所学、去处事待人,自然就会生活快乐美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