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者最重要的一课
●听法师说故事
今天读了一则证严法师说的感人故事,法师说她在书上读到:在苏格兰的某个墓园中有一只狗儿的铜雕像,底下有一篇文字介绍牠的义行,鼓励人们重新启发知恩、报恩的心态。
法师开示道:
「佛陀为了纠正人类错误的思想,因而倒驾慈航来人间。他的教育无非是希望启发我们的爱心、智慧,让我们知道天地之间,一切的动物、生命和人类都是平等无别的。」
故事说完,法师慎重地嘱咐:
「佛陀教导我们开启大爱,去爱普天下的众生。所以,修行不是为了自己而修,我们应该为普天下的众生而修行。要如何领会宇宙万物生命的可贵、如何以智慧来分析?这是学佛者最重要的一课。」
渺小的我心想:这最重要的一课应当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
●一饭之恩•终生不忘
于是我认真地阅读了这则故事,并在字里行间追寻故事主角的生命足迹--一只狗儿十四年风雨不改,守护喂养牠的恩人的墓地直至命终。平淡的日以继夜重复,一心一意不动摇的坚持,在一步一脚印的踏实步伐中平凡履践:一路走来,令人动容!
依据法师叙述--
一位病重的老人某日在一家餐厅外面,遇见了一只身体非常瘦弱的流浪狗。遍寻不获食物的牠向老人摇尾乞怜。到餐厅吃饭的老人带了一些食物出来给狗吃,还怜惜地将自己已经病重,爱莫能助的无奈告诉牠,说:「只能有一餐算一餐吧!来!吃了以后,还得继续你流浪的生活。」
狗儿好像听懂了,不仅以感恩、乞怜的眼神看着老人,还很快地把食物吃完,然后一路尾随老人直到家门口。此后狗儿每天都在附近徘徊--虽然牠还是天天到处流浪乞食,但却总会回到老人的住家附近。
不久以后,老人去世。亲人前来料理后事,狗儿紧跟前后,始终围绕不走。老人安葬后,狗儿便日夜留守墓园,不论刮风、下雨,都流连在那儿…
人们被狗儿感动,便在墓旁为牠搭建一个小窝。从此,除了出外觅食而暂时离开外,狗儿都一直守在那里,得到食物后,也总会叼回墓园才吃。
这样经历了整整十四年!狗儿死后,附近的居民为牠忠心耿耿地守着恩人墓地的坚持所感动,觉得人类应该学习牠的知恩、报恩。因此,大家就为狗儿雕塑了铜像,还立了碑文,记述牠对人类的报恩义行。
●继续思考
从法师的开示中,整理出了以下几个重点:
1.佛陀为了纠正人类错误的思想,他的教育无非是希望启发我们的爱心和智慧--让我们知道天地之间,一切的动物、生命和人类都是平等无别的。
2.佛陀教导我们开启大爱,去爱普天下的众生。所以,修行不是为了自己而修,我们应该为普天下的众生而修行。
3.要如何领会宇宙万物生命的可贵、如何以智慧来分析?这是学佛者最重要的一课。
反复咀嚼法师的字字珠玑,体会归纳一句,就是:
起心动念无非慈悲,言语动作总为济助苍生!
慈悲就是大爱,这份「爱」大而无外,是「去爱普天下的众生」!为了落实这份大爱,我们必须改善自己,提升自己,要「纠正(自己)错误的思想」,为普天下的众生而修行。
这样的胸怀何其广阔!爱心源源不绝!
这来自于认知:「天地之间,一切的动物、生命和人类都是平等无别的」世界观;对一切生命感同身受,切切关怀,丝丝入扣!
由此而「领会宇宙万物生命的可贵」,爱他如己,正如《普天三无》所吟唱:
「普天下没有我不爱的人;
普天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原谅的人;
心中烦恼、埋怨、忧愁放下了!」
正因为:
当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我不信任、我不原谅的生命之时,眼前所见,心中所感,当然也必然只有「长情大爱遍满虚空,永无止境」!
--这不正是佛经中所描述的诸佛菩萨海会云集的无量光明境界吗?
这学佛者最重要的一课,也要像知恩报恩的狗儿一样一步一脚印,风雨不改,终生奉行,一向坚持,才能逐步圆满实现啊!
http://bodhi.takungpao.com/sspt/zhiyanzhiyu/2017-08/3483801.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