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深入,有何遗憾?
午后突来一场大雨,我用手机随意阅藏,读到了宋朝晁迥所撰《法藏碎金集》中的这么一段文字:
❛予觀《寶積經》第一百四,臨末有語云:「若彼比邱,於一切法但取一行,極隨順者,所謂無生,是為禪行!」予詳此語,若有的然:明禪理而學佛法者,止用此一科足矣!諦觀悠悠萬事:無不是『空』;智者一以貫之,歸於無物。事來干我,我皆應之以無生。『無生』謂:心不起念;譬如物觸虛空,有何妨礙?『隨順』謂:物我皆如,無所違逆。故《圓覺經》云:「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是也。此無生法是禪中一行,簡當、臻極之處,何必以多為貴者?!❜
晁居士说:
我看《寶積經》第一百四,经文来到末后是有这么一句:「若彼比邱,於一切法但取一行,極隨順者,所謂無生,是為禪行!」
这不禁令我想起这说的不就是过去有好一阵子引得许多人议论纷纷的“一门深入”么?
其实,固执和反对“一门深入”的人可能都一样不知道何谓“一门”?如何“深入”?无非只是我执、我见的互相对抗而已!晁居士所引经句值得再三玩味,居士的阐释、指示也值得再三深入体会!
《淨修捷要》中有:「一门即是普门」的明示,可惜我们没弄懂,也不注意;还有:「广学原为深入,专修即是总持」—「总持」两个字言简意赅,也很关键,怎好把它弄丢了呢?无端心海翻波,被吹皱了一池春水,只好怪自己没有真的做到“一门深入”。
晁居士说他周詳、仔细地体会这段法语,似乎有所洞察:明白修行的原理而學习佛法的人,止用这一科,足够了!实地觀察世间悠悠萬事万相:無不是『空』性;有智慧的人一以貫之,歸於『無物』。任何事情來干涉我、干扰我,我都一概以『無生』来对應它。『無生』是什么?就是:心不起分别、妄想、执着的念头;譬如:有物体碰觸虛空,会有什么妨礙吗?至于『隨順』就是:所对境、物,和我自己这主观判断、分别、解读、评议的主体都是平等一如的法尔如是(如是因、如是果…),那有什么違逆?所以,居士就引用了一段《圓覺經》的经文:「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这段文说明的正是此事!这『無生法』就是契合实相的“一门深入”的修行方法,簡易、方便,足可登峰造极,何必去贪多嚼不烂,又或是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呢?!
不知不觉,屋外的雨已停了,锅里的糙米饭也熟了!我是不是该准备用晚饭了呢?
∼威南 学03.05.2021
“我可爱吗?”-原创卡通动物
-
可爱的小狗和小猪问你:"Am I Cute?"(“我可爱吗?”)
~原创卡通造型,我们亲自设计、亲手画上的可爱卡通动物!
手提袋(小)〈有拉链〉Handbag(S):
Size: 21 x 18 (x 4) cm
16 years ag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