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丰履泰(泰卦)4
△上坤下乾(泰卦第十一)
泰:小往大來,吉,亨。
初九,拔茅茹,以其,征吉。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於中行。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复,艱貞無咎;勿恤其孚,於食有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上六,城复於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泰,是通和的意思。卦德:上卦是坤,代表柔順、下卦是乾,代表强健;陽刚健于內,陰柔順於外,刚健、柔順如一,陰、陽互相呼應,所以称为:泰。这个陰、陽互相交合的卦,承接上面的小畜卦而來,小畜只有一陰,而聚畜五陽,因为由陰氣主事,而陽氣不振,小於畜而不能大於畜,它的运行不通畅。通行之道,必須大、小都不受损傷,陰、陽彼此相當,陰随順陽而陽統领陰,陰、陽和合,才能濟事,所以「泰」之為道,小的过往、大的到來,吉祥而得以亨通。
小的是陰,大的是陽;小的过往就形成陰的順从,大的來了就成全了陽的刚健。陽刚健于內,陰柔順於外,先天漸漸恢复,後天漸漸转化,可以造于純陽無陰的境地。在心理上得到平安吉祥,在行动上运行亨通,但是达致安“泰”的道有火候、有工程,促進它或退回它,各有它恰当的時机。不错失它的時机,刚健而順畅通行,以柔順来护養强健,还没有安“泰”的人也就能够达到,已经安“泰”的人也就能够保全,由了命而了性,自有為而無為,完成大道,按理来说当然是決定成功!
初九,一陽潛伏着开始生起,諸陽都有動機,有如拔除茅草的茹根以及匯葉。想要达致安泰,就要乘着这一陽發現的时机,立即开始下手修為,漸漸采药漸漸修煉,由微弱而显著,就不会有陽不刚健而陰不柔順的情形,所以说是吉祥的征兆。剛建而把握時机以达致安泰。
九二,剛健中正,通權達變,所以“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包荒,是度量寬宏,用的是柔和的方式。馮河,是志氣勇敢,是采用剛硬的手段。不遐遺,是冷靜地觀看、细密地审察,柔韧到了极处。朋亡,是閑去邪思恶行,只存真心诚意,剛正到了极点!剛中有柔,柔中有剛,文火烹、武火煉,左倾右移,没有一样不适合,得以调理适中地运行。这是剛柔互相周濟以达致安泰。
九三,到此,三陽已足;陽刚到了極点必然反为陰柔,安泰至極处必定转变陷入否境,如同没有平整而能永不缺破,没有过往前去就不会有重复归来。正當这个時刻,必須要知道什么该進?也知道什么该退!在艱難之中依然坚守忠貞,防止危机、顾慮險难,才不会有得到又再失去的过咎。既然其中没有过咎,就会在人間成就功业,美名永標天上,而且能够食用天赐之福,享有無窮的寿命,有什么可憂愁担心?这是剛正到底、坚守正道以保安“泰”。
六四,當陽刚到了極处就要转交陰柔之際,不能防堵危机、考慮到險难,一陰偷偷潛伏生起,群陰全部发動,有如自己风光炫耀却不懂得以自己的富裕去帮助近鄰,不必等到互相戒备就已经被臣服于对方了,金丹已经获得而又再遗失。这是因为柔弱不能坚持正道而傷害了中正,也就因而失去了安“泰”。
六五,當正处在安泰的時候,以陰柔来滋養陽刚,陽氣凝結,有如君主结下美好的婚姻,他的幸福也感染了属下的臣民:陰柔依戀陽刚而陽刚眷戀陰柔,陰和陽同氣相应,自然会有天然的真火,在爐中赫赫燃起長紅的火焰。雖然在已然安泰很久的情形却不失初入安泰情境的吉祥,这是以柔韧护養剛正而保全安泰的局势。
上六,在安泰的終极,柔順的终極,只知安泰的順,不知安泰的逆反,如果及早不防范,必定敗毁於終了,就如城墙傾毁而回复到只有隍沟的情景了。當此之時,好事已经离去,難以為力,所以说“勿用行師”——不必再行军前进了,凶事已经降臨,後悔也已经来不及,所以说必须自己号令自己、督促自己、鞭策自己,以免吉祥受到了阻碍——这是由于优“柔”寡断而不知及早保住安泰。
然而达致安泰、保持安泰,各有它适当的時机,不论有為、無為,各有它的方法原则;隨時都能持续进行,只要依法运作,在应當刚健的时地展现刚健,在应當柔順的时地表现柔顺,刚健可以达致安泰,柔順可以保持安泰,还未安泰的人能够实现安泰,已经安泰的人長就保持安泰,何必担忧不吉利、不亨通,大道不能修成呢?
∼威南 学2020.12.24
—————
▷附录原文:
△上坤下乾(泰卦第十一)
泰:小往大來,吉,亨。
初九,拔茅茹,以其,征吉。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於中行。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复,艱貞無咎;勿恤其孚,於食有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上六,城复於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泰者,通和之義。卦德上坤順、下乾健,陽健于內,陰順於外,健順如一,陰陽相應,故謂泰。此陰陽相交之卦,承上小畜而來,小畜一陰,而畜五陽,陰氣主事,陽氣不振,小於畜而不能大於畜,其行不通。通行之道,必須大小無傷,陰陽相當,陰順陽而陽統陰,陰陽和合,方能濟事,故泰之為道,小往大來,吉而得亨也。
小者陰也,大者陽也.小往則陰順,大來則陽健。陽健于內,陰順於外,先天漸复,後天漸化,可以造于純陽無陰之地。于理得吉,於行行亨,但致泰之道有火候、有工程,進之退之,各有其時。不失其時,健而順行,以順養健,未泰者而能致,已泰者而能保,由了命而了性,自有為而無為,完成大道,理有可決也。
初九,一陽潛生,諸陽皆有動機,如拔茅之茹根以及匯葉也。致泰者,乘此一陽發現,而即下手修為,漸采漸煉,由微而著,未有陽不健而陰不順者,故曰征吉。剛而乘時以致泰也。
九二,剛健中正,通權達變,是以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也。包荒者,度量寬宏,用柔也。馮河者,志氣勇敢,用剛也。不遐遺者,靜觀密察,柔之至。朋亡者,閑邪存誠,剛之至,剛中有柔,柔中有剛,文烹武煉,左之右之,無不宜之,得尚於中行矣。此剛柔相濟以致泰也。
九三,三陽已足,陽極必陰,泰極必否,如無平不破,無往不复。當此之時,須要知進知退,艱難守貞,防危慮險,方無得而复失之咎。既無其咎,功成人間,名標天上,且食天福,享壽無窮,何憂恤之有。此剛極守正以保泰也。
六四,當陽極交陰之際,不能防危慮險,一陰潛生,群陰皆動,如翩翩不富以其鄰,無待相戒而孚合,金丹已得而复失。此以柔傷剛而失泰也。
六五,當正泰之時,以陰養陽,陽氣凝結,如帝乙歸妹,以祉及於臣下,陰戀陽而陽戀陰,陰陽同氣,自有天然真火,爐中赫赫長紅。雖在已泰而不失初泰之吉,此以柔養剛而全泰也。
上六,在泰之終,順之極,只知泰之順,不知泰之逆,不防於早,必敗於終,如城傾而复於隍矣。當此之時,好事已去,難以為力,故曰勿用行師。凶事已臨,後悔不及,故曰自邑告命貞吝。此柔而不知早於保泰也。
然則致泰保泰,各有其時,有為無為,各有其法;隨時而行,依法而作,健所當健,順所當順,健以致泰,順以保泰,未泰者能泰,已泰者長泰,何患不吉不亨,大道不成乎。
∼《周易闡真》素樸散人悟元子劉一明述注/
門人沖和張陽全校閱/後學黃燮榳重刊
“我可爱吗?”-原创卡通动物
-
可爱的小狗和小猪问你:"Am I Cute?"(“我可爱吗?”)
~原创卡通造型,我们亲自设计、亲手画上的可爱卡通动物!
手提袋(小)〈有拉链〉Handbag(S):
Size: 21 x 18 (x 4) cm
16 years ag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