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ght_side

阅读索引

我的博客

  • “我可爱吗?”-原创卡通动物 - 可爱的小狗和小猪问你:"Am I Cute?"(“我可爱吗?”) ~原创卡通造型,我们亲自设计、亲手画上的可爱卡通动物! 手提袋(小)〈有拉链〉Handbag(S): Size: 21 x 18 (x 4) cm
    16 years ago
  • 活在感恩的世界 - 题目:活在感恩的世界 作者:黄威南(曾用笔名“筱梵”〔=小贩〕发表) “老板,可以替我在袋子上写上这句话吗?” 正在埋头苦干,将前面几位顾客嘱咐要写上的名字或寄语一一细心地写上他们选购的手提电话袋的我抬起头,看看她要写的到底是句甚么样的话? 我们这个小摊挡所提供的是太太自己用传统缝纫机手工缝制的手提电话袋。...
    16 years ago

作者介绍

My photo
-自由撰稿人 -新加坡《佛陀教育》期刊特约作者 -佛学撰著《情到深处人孤独》由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 -佛学文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网海知音

Saturday, June 27, 2020

锄经 种德(佛陀篇)

□锄经 种德(佛陀篇)
  说到「锄经」 「种德」,我当然不会忘记佛陀耕种福田的典范——那是《杂阿含第九八经》中的一段记载。有关经文原文如下:
---------------------------------------------
《杂阿含经》第98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一那罗聚落,住一那罗林中。
尔时,世尊着衣持鉢,入一那罗聚落乞食,而作是念:「今日太早,今且可过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作饮食处。」
尔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五百具犁耕田,为作饮食。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遥见世尊,白言:「瞿昙!我今耕田下种,以供饮食,沙门瞿昙亦应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佛告婆罗门:「我亦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婆罗门白佛:「我都不见沙门瞿昙若犁、若轭、若鞅、若縻、若鑱、若鞭,而今瞿昙说言:『我亦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尔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即说偈言:
「自说耕田者,  而不见其耕,
 为我说耕田,  令我知耕法。」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信心为种子,  苦行为时雨,
 智慧为犁轭,  惭愧心为辕,
 正念自守护,  是则善御者。
 包藏身口业,  如食处内藏,
 真实为真乘,  乐住无懈怠,
 精进无废荒,  安隐而速进。
 直往不转还,  得到无忧处。
 如是耕田者,  逮得甘露果;
 如是耕田者,  不还受诸有。」
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白佛言:「善耕田!瞿昙!极善耕田!瞿昙!」于是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闻世尊说偈,心转增信,以满鉢香美饮食以奉世尊。世尊不受,以因说偈得故。即说偈言:
「不因说法故,  受彼食而食。」
如是广说,如前为火与婆罗门广说。
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白佛言:「瞿昙!今以此食安着何处?」
佛告婆罗门:「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堪食此食而得安身。婆罗门!汝持此食着无虫水中,及少生草地。」
时,婆罗门即持此食着无虫水中,水即烟起涌沸,啾啾作声。如热铁丸投于冷水,啾啾作声。如是彼食投着无虫水中,烟起涌沸,啾啾作声。
时,婆罗门作是念:「沙门瞿昙实为奇特!大德大力,乃令饮食神变如是。」
时,彼婆罗门见食瑞应,信心转增,白佛言:「瞿昙!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不?」
佛告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彼即出家已,独静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
以下是有关经文的白话译述:
《杂阿含经》第98经
这是我所听到的:
有一次,经常在人群中活动,向有缘相遇又有意愿要了解自己所觉悟、验证的真谛的人们传授自己的修证体验的佛陀在拘萨罗国这个地方旅行,来到了一个那罗族人聚居的村落,居住在一座村外的林子中。
这天一早,当世尊穿上福田衣(袈裟)、手里捧着饭食用的鉢具,走入一个那罗族人的村落乞食时,他这样地想:「今天时间太早了一点,我现在可以先经过耕田维生的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耕作粮食的地方。」
当时,耕田维生的婆罗豆婆遮婆罗正在使用犁具具翻土耕田,为自己的饮食所需而辛勤劳作。此时,耕田维生的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远远见到了世尊,便说:「瞿昙!我正在耕田播种,以供给自己的饮食所需,沙门瞿昙您是否也应该耕田播种,以供给自己的日常饮食所需呢!?」
佛陀告诉婆罗门道:「我也有耕田播种,以供给自己的饮食所需。」
婆罗门问佛陀道:「我怎么都看不见沙门瞿昙您的那些农作工具呀?比方说:犁啊(耕田时用牛拉的翻土器具)、轭啊(在车衡两端扼住牛、马等颈背上的曲木)、鞅啊(套在牛、马颈上的皮带)、縻啊(牵牛的绳子)、鑱啊(犁地掘土的一种铁器)、鞭啊(驱策牛、马用的鞭子)等工具——一样也没有!而现在瞿昙您说:『我也耕田播种,以供给自己的饮食。』」
当时,耕田维生的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就当场即席说了一首偈子道:
「自说自话自称自己为耕田的农夫, 然而却没见到他身旁有任何的耕种农具,
 您倒是为我说说您耕田的方法,  好让我知晓您耕种的妙法。」
当时,世尊也说了一首偈子回答道:
「我以坚定、踏实的信心为种子,  
   我用苦行的磨练来当作及时滋润种子的雨露,
 智慧是我翻土的犁与驾驭方向的轭,  
   惭愧心是我调伏自己的辕(※车前用来套驾牲畜的两根直木,左右各一),
 时刻保持正念守护自己,  这就是善于驾御自己的人——
 屏蔽、收藏好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免受外境的诱惑和污染),  
   如同妥当地收藏食物(不被风沙沾染和细菌腐坏),
 纯粹、专注的真心实干是真正最佳的运载工具,  
   喜悦于保持着从不懈怠的修行,
 精纯专一地不断前进,绝不荒废时光,
   毕直往前不回头退转,  
   前进的目标就是得以达到没有烦恼、忧虑的无忧之处。
 像这样耕田的人,  很快就收获到甘露果;
 像这样耕田的人,  不再承受各种因为『拥有』而患得患失的痛苦。」
那时,耕田维生的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便对佛陀说:「您真善于耕田!瞿昙!您真的非常善于耕田!瞿昙!」于是耕田维生的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在听闻世尊所说的偈语后,内心转增信,将满满一鉢香喷喷的美味饮食恭恭敬敬地捧到世尊的面前,但是世尊却不接受,因为这是由于说偈而换来的供养。於是佛陀就说了一首偈子道:
「啊!说法不是交换食物的手段,  
   我不接受如同买卖佛法一样的供养。」
像这样子的详细说明,就如之前为火与婆罗门详细说明时一样。(※这段说法与《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57经中佛陀为火与婆罗门所做的开示内容相同。)
这时,耕田维生的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对佛陀说:「瞿昙!那么,现在这份食物该如何处置呢?」
佛陀告诉婆罗门道:「无论诸天、魔王、梵天、沙门、婆罗门、天神,或世人,都没有能安稳享用这份食物者。婆罗门!您将这食物拿去放在无虫水中,以及生长稀疏的草地。」
当时,婆罗门就拿着这份食物放入无虫水中,只见该水立即沸腾冒烟,发出啾啾的声音。就如同将烫热的铁丸投入冷水之中的情形一样,发出啾啾的声音。就这样,当那份食物一被投入无虫水中时,立即沸腾冒烟,发出啾啾的声音。
当时,婆罗门就这样想:「沙门瞿昙实在与众不同!具足「大德」——广
大、周全,随时随地绝不忘失,巨细靡遗、照顾周到的德行;发挥「大力
」——透彻明晰、大小兼顾,一一细心呵护的能力,将饮食发生神奇的变
化达到这样的程度!」
当时,彼婆罗门见食瑞应,信心转增,对佛表白:「瞿昙!我如今可否在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
佛陀告诉婆罗门道:「您现在可以在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获得『比丘』的身份。」他就这样出家了——出家之后的他独一静处,专精思惟;安稳走上一条之所以好人家的子弟剃除须发,身着袈裟福田衣,具备正确的信仰,摈除私心、舍离家的枷锁,打破局限于一个小团体中的框框,以出家的身份和形象学习、修行,一直到证得阿罗汉,心善解脱的道路。
---------------------------------------------
根据网络搜索所得资料显示:与本段记载对应的佛经还有:
1.《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三第264经。
2.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婆罗门相应7〉第11经耕田经。
3.南传《小部尼柯耶.经集》〈蛇品1〉第4经贱民经
---------------------------------------------
是的,这就是身为一个佛弟子,自誓接受三皈五戒后,终生应当向佛陀学习的每日功课:锄经、种德——认真读经、听经,吸收理解后,加以实践——屡战屡败,依然屡败屡战,一定要坚持实现自己的誓愿:离苦得乐,到无忧处——佛经所说的极乐世界不就是这么一处无忧无虑的国度吗?佛经明言绝欲去忧,若不时时锄经,日日种德,期待日久见功,几时才有
圆满、成就的一天呢?愿自己继续坚持努力下去,直到花开见佛的那一刻!
  
#荷兰街 #鸡场街 #三宝井 #老屋 #马六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