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ght_side

阅读索引

我的博客

  • “我可爱吗?”-原创卡通动物 - 可爱的小狗和小猪问你:"Am I Cute?"(“我可爱吗?”) ~原创卡通造型,我们亲自设计、亲手画上的可爱卡通动物! 手提袋(小)〈有拉链〉Handbag(S): Size: 21 x 18 (x 4) cm
    16 years ago
  • 活在感恩的世界 - 题目:活在感恩的世界 作者:黄威南(曾用笔名“筱梵”〔=小贩〕发表) “老板,可以替我在袋子上写上这句话吗?” 正在埋头苦干,将前面几位顾客嘱咐要写上的名字或寄语一一细心地写上他们选购的手提电话袋的我抬起头,看看她要写的到底是句甚么样的话? 我们这个小摊挡所提供的是太太自己用传统缝纫机手工缝制的手提电话袋。...
    16 years ago

作者介绍

My photo
-自由撰稿人 -新加坡《佛陀教育》期刊特约作者 -佛学撰著《情到深处人孤独》由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 -佛学文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网海知音

Friday, June 5, 2020

怎样在人间建设净土?

□五浊娑婆不难化为极乐净土(学习太虚大师开示)
  ❛鄙人七年前、曾作往生要义,详论净土法门,回国后、当寄赠贵校,并盼诸君指教。以期净土法门,发扬而光大之,五浊娑婆,不难化为极乐净土。❜
  ——这是太虚大师在《论净土之要义》(原题‘龙谷大学之讲演辞’,今改题/满智记/见《海潮音》佛刊六卷十二期)中的一段话。
  这段话的重点是:只要能将“净土法门,发扬而光大之”,则“五浊娑婆,不难化为极乐净土。”将娑婆世界化为净土,那不就是在人间建设净土的另一种说法吗?
  如此看来,似乎是在启示我们:求生西方极乐净土的心,所发出的力量就是在净化娑婆世界的浊恶;就如同我们往生西方净土修学的目的,就是乘愿再来普度此世界的苦难众生,并非无情无义地仓皇逃亡而去!念佛求生净土是极坚定、强大的愿力,足以跨越欲望的沟壑与贪嗔痴慢的习气,摆脱轮回的苦难、解开自我的束缚…由此,我们感受到念佛人对苦难众生气势磅礴的大慈大悲:是想帮助更多众生的悲心愿力强化了念佛人的信念,也广播了弥陀的名号和净土法门的普及,用我们自己的行愿折射了弥陀的光明!
  本篇讲辞为太虚大师在日本龙谷大学所讲,因此讲话中提到日本佛教“以净土真宗为最发达”,大师亦肯定净土宗为“在中国现代佛教最发达者”,由此而确认净土宗为“东亚佛教之重心无疑”。
  「然而」大师说:「净土宗之贵,在信之笃、愿之切与行之恒」。
  现梳理并试释大师开示如下:
  ①笃信——有两个重点:
  ○ 甲、信根本:
  △要注意的是:
  「信得切,方能行得疾」。
  ——恳切的信心才能产生迅猛、有力量的行持,简单有效、直接而不拖泥带水地带来修行的成就。
  ▽要相信的是:
  「信有佛及佛所说的法」。
  ——若不信有确实已彻见宇宙人生真相的觉悟者:佛陀,那么,所谓的佛法岂不是就会被视为凭空捏造的谣言或是信口胡诌的“假消息”?!那么我们的信仰和随之而进行的各种宗教活动还有何意义?这岂不是在耍弄自己和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吗?因此肯定佛法的真实可信,并深信不疑地勇敢实践,继而勇往直前,一往而无悔地终生奉行,是必然,也是必须。
  ○ 乙、信圣教:
  △要专一深信:
  「信一代圣教中唯此净土法门为进取无上菩提之唯一捷径」。
  ——三心两意从来就不会是学习或进行任何事业的好方法,佛说“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将心力聚焦一处,专心致志,才会有所成就。但要注意自己专一用功,并不意味就得排挤他人或排斥其它法门。《法华经》所说的:“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其中的“唯一”,与此处的“唯一”一样,究竟有何深意?值得认真用心,细细体会。尤其不可遗忘的是,我们所要追随的阿弥陀佛普度一切众生,并无派系彼我的自赞毁他或排他扬己的私心或偏见,所愿往生的极乐世界更是广泛接引十方众生的平等世界,我们当然要与此气氛相应才是。更何况,我们何必去“分心”批评他人呢?不如集中心力提升自己、净化自己!
  ▽要确定真信:
  「虚空无尽,世界无边,西方净土,实非假托」。
  ——佛无虚言,绝对不会说谎造谣来骗我们,经典中佛在引用譬喻时则明说是譬喻,西方极乐则是佛明言为佛国淨土,当然真实不虚!怎可自作主张,视为只是佛的譬喻之说?佛为什么要骗你?何必骗你?怎么会骗你!西方净土,以圣言量,可以确认为真实不虚,绝对不是乌托邦!
  ②切愿——也有两个重点:
  ○ 甲、根本愿:
  △(随阿弥陀佛发愿)∼
  「即阿弥陀之四十八愿」;「即于未证佛果之前,发四弘愿,普度众生」——由此可知,四十八愿即四弘愿之具体落实,后者为总纲(归纳),前者即详细罗列之条目(落实方案)。
  ▷大师开示:即由此「而证所愿之无上菩提」。此句简单明了地说明净土念佛法门直捷简易,就如倒模或盖印般,直接了当,只要目标对准相应即可;所谓心心相印!
  ○ 乙、方便愿:
  ▽(一心求生净土之愿)∼
  「厌娑婆苦,欣极乐乐,念念厌欣炽然而求生西方也。」
  ——厌离娑婆世界的种种苦果,欣求极乐世界的清净乐果,由仰慕向往而产生动力,自然步步趋向目标而行;果由因生,见果识因,不知不觉中净化身心,一天比一天清净而无染,依报随着正报转,原先感得的娑婆之苦也就渐渐转换为净土之乐,满足了念佛人求生净土之愿。  
  ③恒行——亦有两个重点:
  ○ 甲、正行:
  △(一句佛号念到底)∼
  「专持弥陀弘名,朝夕如斯,以期纯一无杂。」
  ——一生一世、一心一意,早晚不忘,心心念念都单纯专一地想念佛名,睹物思人、持名受熏,自然与阿弥陀佛愈发亲近、熟悉,终于心心相印,形影不离,最后同在一处,合而为一。但若没有健全的心智,清晰的脑筋,基本的温饱,要好好念一句佛号,很多时候还是不太容易的事。放眼周围即知:有几个人真信、真念、真修、真想往生呢?生活中的许多琐事都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打散我们对念佛的专注!要如何在生活琐事中创造对念佛有利的情境,引归自己漂移的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才有“助行”的提出,这是祖师大德慈悲的提点,睿智的指引,应当放在心里,认真去做。
  ○ 乙、助行:
  ▽(要有自知之明;万勿自欺)∼
  「如持戒、修定,诵大乘经,及诸人伦道德慈善事业、均属此。」
  ——净土念佛法门看似容易,但若真要做到“一句佛号念到底”,各人扪心自问,老实勿自欺,未必真的人人都已做到。时下淨宗学人流行的《弟子规》(人伦)、《感应篇》(道德、慈善)…其实也是属于“助行”的一种方便,淨宗祖师印光大师所传心要中的:“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还是人伦道德、持戒、修定…的“助行”。毕竟没有专注力和意志力的心灵,如何做到一心一意念佛呢?没有谦卑虚心的态度,不去收拾放逸四散的乱心,用一句佛号将他归拢,我们连自己身在何处?是何处境?都茫然昏沉,自己口中的佛号是否还在?可能都不清楚! 
  ∼大师开示中有说,以上二种行持若能精进不退,则得以证果。所证亦有两点:
  ○ 甲、现证三昧:
  △(现在即可领略西方净土胜境)∼
  「念佛能一心不乱,心入正定,于定心中即能现证西方极乐之境。」
  ——“现证西方极乐之境”,这可能是很多人没有想过的;都以为是死了才往生到西方极乐,不知道当下即能“现证西方极乐之境”!
  ○ 乙、临终往生:
  ▽(面临死亡时,蒙弥陀接引往生极乐)∼
  「现生三昧,仅是现生法乐,而往生净土法门,以临终往生为主旨。仗弥陀愿力之接引,花开见佛,闻法悟道为亲证。」
  ——现前的法喜充满可以坚定我们的信心,也能引起周边人见闻后对念佛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信心,学我们一样念阿弥陀佛!这是自利、利他的好事,而且一起完成,值得努力。往生净土的终极目标更是生生世世轮回生死的超脱,可喜可贺!
  最重要的,这正是:“净土法门发扬光大”的弘法利生事业和使命的履行,以及将“五浊娑婆化为极乐净土”的人间佛子行——若不从自己的实践、实行、实修去做,那要从那里开始呢?
  ∼威南 学 2020.6.5
 ----------------------- 
✻所有引文皆出自太虚大师《论净土之要义》(原题‘龙谷大学之讲演辞’,今改题。)【太虚大师全集·法界圆觉学】❲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龙谷大学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