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寂度长老一席话
说给大家听,有些人可能会不太容易相信:真正的高僧行谊恐怕和一般人想象中的神化形象有段距离。
寂度长老,被赞誉为“五台山的象征”,是公认汉人修大威德金刚法的重要成就者;他九十岁仍下地干活。见过他的人形容:他有着大威德金刚的威势,是一个会令人感到是“半人半神的人物”…
我见过他,有机会和他面对面谈一席话;当时是以新加坡淨宗学会特约作者的身份访问正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讲法开示的长老。我拟了一个很大的题目:《谈生论死》,请问长老我认为很严重的“大问题”:①人皆畏惧死亡,想方设法延长寿命,请问要如何解决?②人生多烦忧,特别家庭不和、工作不顺…等,感到困扰,如何解忧?
长老直接回答,用他浓浓的四川口音:「不要忧虑,忧虑干什么啊?!」我愣住了,就这么简单?是!就这么简单。人生大苦,寂度长老四两拨千斤,一句话截断!整二十年了,他说这句话的声音还在我耳边萦绕…真的,就像人们传说的:有大威德的气势,具大力量,难忘!虽简单的一句话。
「人谁不死啊?!」长老也说:「彭祖活了八百岁,最终不也死了吗?」长老慈悲,还是给了点“福利”,他指示:「若要想长命、延寿,那就多爱护生命,不杀生,救护生命…无畏布施…」
生活琐事烦恼?家庭?职场?长老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又道:「清官难审家务事!」这我倒听出点意思来:“抽刀断水水更流”,“剪不断,理还乱”!嘿嘿,没完没了,也只有以“不了”来“了”之!
惊讶于长老的平淡平凡却又果断坚决蕴含力量,态度轻松从容如风而又端正庄严不动如松!当时与长老一起聚会的还有九华山的仁德法师和净空法师,都是公认的高僧,也是名僧;俗气地说,可称“佛门明星”。然而寂度长老这种平淡无奇,老僧常谈的回答,对当时的我而言,一时竟有无从下笔之感--文章的破格出奇要在那里下手?
「此老可敬处正在此耳。」一个印象中的警言突然在我脑海浮现∼
那是以前读《竹窗随笔》和《莲池大师传》的一段佛门轶事:
莲池大师年轻时曾与同修二十余人一起去参礼当时名重一时的辨融禅师,并请开示。老禅师就说:「不要贪名图利,也不要去攀缘有权有势的人家,只是一心办道,老实持戒念佛。」
拜谢禅师出来后,大部分人都失望表示:这些寻常的话还用得着他说吗?莲池大师却说:「…老人家可敬的地方,正是在这一点。他即使不会高谈阔论,难道不能拾取几句祖师的格言语录来充场面吗?他却没有这么做;所说的都是他平时亲身实践的,把自己做到的工夫拿来教人,这才是真实修行的人,我们千万不要轻慢这样的善知识啊!」
于是老老实实做了一篇报导。这一席谈,冲击了我好高骛远、飞扬佻逷的心,对“修行成就”的概念有别以往虚荣耀炫的看法。也更明白当年那些亲近过无数高僧大德的佛学老师们平实自然的生活态度正是他们弘法办道的殊勝之处。
回首往事,找到了一些关于长老的点滴描述:
寂度老和尚,显密通融,学修皆成。有人将他形容为“半人半神的人物”…
在他身边的弟子说:“老和尚如果生病,从不叫疼,也不埋怨,只当消业…”
有新学沙弥结跏趺坐腿疼难忍,见老和尚一坐七八个小时,起身行走自如,便向他求教。长老淡淡地说:“我出家时已二十几岁,骨骼早已定型…学道没有别的,只是要有恒心罢了!”。
寂度长老教诫弟子严持戒律,道:“持戒乃是自利利他,度人也要用戒法度,打铁首需自身硬,自己首先要清净!”
弟子们对他的饮食总想精益求精,而长老自己却毫不在意,粗茶淡饭而已。简单地说,长老对自己要求甚为严格,但对别人,尤其是对初学者极为慈悲宽大,经常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寂度长老总说:“我所传给你们的全是我从能海上师处得来,并未妄增或减少一分…”
寂度长老俗姓黄,名裕昆,1910年出生於中国重庆市铜梁县平滩乡一农家,家内兄弟三人中居长,幼年读塾书学习儒家经典,如《论语》、《中庸》之类;不爱游戏玩耍,常远离嬉闹,一人独自沉思。年岁渐长,步入社会,由於家庭原因,在弱冠之年就开始经商,但生意场上世态炎凉,当时国家亦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动荡不安,於1939年誓志出家,觅求解脱之道,前往峨眉山万佛顶礼上海下静老法师为剃度恩师。是年冬,於成都近慈寺能海上师座前受具足戒,对能海上师所传之圆满教法生起决定信心,此后常随能海上师左右…
然而在我心里清晰印着的还是那句铿锵有力、简短直接的:「不要忧虑,忧虑干什么啊?!」
随着年龄渐长,越来越明白也更珍惜、尊重平凡生活中慈悲、善良,坚持一生的任何人,喜怒哀乐的人生经历没有污染他们的友善和诚恳,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呢?
∼2020.5.21 威南 忆记
“我可爱吗?”-原创卡通动物
-
可爱的小狗和小猪问你:"Am I Cute?"(“我可爱吗?”)
~原创卡通造型,我们亲自设计、亲手画上的可爱卡通动物!
手提袋(小)〈有拉链〉Handbag(S):
Size: 21 x 18 (x 4) cm
16 years ag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