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贤思齐─读黄忠昌居士发愿文有感
● 作者:黄威南(曾以笔名“湘湘”发表)
几个月前,我的手提电话收到了一则简讯,内容显示:在中国深圳,有一位居士预知时至,念佛往生了!由于这位居士的年龄与我相仿佛,因此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希望能对他平时修持的实际情形有多一点的了解。
就上个星期左右吧?善解人意的晓平师兄又传来了另一份讯息-这一回是通过电子邮件,传来的是内容详尽的资料:原来这位往生居士与我同姓,所谓“同姓三分亲”,又有所谓“五百年前是一家”的通俗说法,对于这位黄忠昌居士也就更添几分亲切感!
读了黄忠昌居士往生经过的记述,以及发愿文及止语修学的心得报告,仰慕之心油然生起,惭愧、忏悔之情更是让自己痛哭流涕。一遍遍地问着自己:为何别人同等年纪,能够真心诚意,痛下功夫,在这样的年龄时候就已经能够修学成为有能力利乐有情,帮助众生,影响、鼓舞着人们往善的一面,勉励着人们往净土的目标、往佛的方向努力前进的示范,而自己却还在烦恼习气的业海中随波逐流,自己固然不免受苦,也成为了他人苦难的助缘、帮凶,在偶尔良心发现希望帮助别人、扶旁人一把时却也只有无可奈何,因为自己尚且没有能力摆脱解除自己烦恼习气的折磨与捆缚,又那有能力去真正为别人伸出援手呢?心里很难过、很难过;寻思着如何才能突破自己的烦恼习气,让自己不再是给人添烦恼忧虑的无助凡夫,而能成为在佛力加持之下,在佛陀教诲的慈光普照之下,接受诸佛菩萨的教化,在佛陀教育的循循善诱、反复熏陶下,被感化成为一位认真学习,能够将佛法实现後表现在外,令
见闻者如沐春风,令相遇者能够对佛生起信心,并且仰慕佛陀,进而认真向佛学习的“大心凡夫”。
印光祖师不是说过吗?他说:“舜,何人也?余,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大仁、大孝的舜王,他是何等样的人物啊?真是令人仰慕向往不已!我?自己这样一个烦恼业习深重的凡夫,只不过是一个甚么样的人物啊?但是,舜王之所以伟大令人仰慕尊重,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仁慈爱护一切众生,最重要的是:要去做到、实现那些美好的行为,常存善良真诚的心念,常说利益有情众生的真实、善良之语!我们是真心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行,能如舜王一样,能像诸佛菩萨那样:在苦海之中常作渡人之舟,在火宅烈焰之中遍洒清凉甘露,所以我们必须在仰慕的心情之中细心体会圣贤、菩萨的心行,见贤思齐,起而效法,就如佛法中所
说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谓:“心作心是。”又说:“心如工画师。”
我们每天、每时、每刻,乃至每个念头之中、每句言语之间、每个动作里头,要让自己画出甚么?要让自己呈现在见者眼中的是一幅甚么画面、形象?我们要把自己塑造成甚么模样?是佛?是鬼?是神?是人?善人?恶人?君子?小人?有志气,能担待,或是空谈巧饰地蹉跎光阴?要做个甚么样的人?我们经常彩塑描绘佛像,印赠佛像与人结缘,我们可有让自己积极地与自己眼所见的佛像、耳所闻的佛号,深深地、深深地“结缘”,与佛的形象、音声、教诲及身行示范永不分开,与佛融为一体,让佛的慈悲、清净和光明渗透自己的每一个毛孔,转化自己所有的言行、心念,让自己成为如所彩塑、描绘的佛菩萨一般的庄严相好?我们深深恳切地向往,细细密密地不断持续努力着。
黄忠昌居士说:“…真是心急如焚,真的想不睡觉、不吃饭地干啊!我还敢说什么话、还敢起什么念头吗?灾难来得这么快,只恨自己业障深重,从小就不懂得尊敬父母、师长、长辈,没有福报接受良好的教育。最近看《玉历宝钞》真是越看越惊恐,众生想离开三恶道真是万般艰难!以前我还以为自己业障比较轻,一年半下来功夫还没能成片,心里的感受无法形容!”真的是很懊恼啊!怎么自己都把时间花在恶心恶念上啊?若不,则懒散怠惰,放纵无始劫来的习气继续蔓延增长,真的越想越可怕,吃饭还有甚么滋味?虚名还有甚么看头?美景又有甚么依恋?富贵能有甚么吸引?意气有何须争?大难来时,生死之际,这些有用吗?当自己关心、亲爱的人陷身在生死苦海中时,这些有用吗?能提供我们去帮助他们吗?若是只有无奈泪眼看他受苦,若是只有无奈随业流转,那么要它何用?要它何用!一切所贪爱的对象终难免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的流转过程,相聚终须别离,美物终化云烟,在这缘生缘灭,相续流转的过程中,善因结成善果,恶事造就苦果,我们究竟应当如何选择?在不断旋转的车轮中,在川流不息的河水中,我们如何寻找定点?而又何处不是定点?人生真的有可以执着的东西吗?我不禁深深思虑细细寻觅…然而一颗飘泊的心要何处安住?唯有那一声声的“阿弥陀佛”!
黄忠昌居士发愿:“愿能认真努力念佛,愿能唤醒自性本具之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之性德。”
黄居士亦发愿:“愿能努力知过改过,看破放下,积功累德,但求善根福德智慧增长,功夫早日成片。”我愿向菩萨发心的黄居士看齐,我愿如是,行亦如是:诚心不怕路途远,坚持不忌挫折多,勤劳不懈克服资质差,让仰慕之心不断引领着自己,让畏苦之心不断推动催促自己,亦愿效法黄居士对佛所发大愿:“弟子愿为正法久住世间,愿为一切众生早日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圆成佛道而认真努力修行。”因为一颗不忍他人受苦之心,因为一颗纯爱纯孝纯善之心,我们一定要努力!不能让报恩的许愿成为空谈,不能让许人幸福的承诺成为谎言,不愿让自己幸福的愿景成为幻影,唯有念佛,唯有改过,将不像佛、不如佛的地方,一点、一点地改
进,一点、一点地修饰雕塑,去芜存菁,正如黄居士所发愿者:“愿能努力克服烦恼习气,放下妄想杂念。愿能不见世间过,不被外境所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能远离一切罪恶,不容毫分不善夹杂。”
由于现代通讯技术的发达,我们能够很方便、很快速地收到来自任何地点的资讯,佛法的传递因此变得更加简捷。然而资讯的过滤也就显得有其必要,错误的、引人邪知邪见的资讯一旦传播出去,也是很可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传播到很远的距离外的很多人手中,是福?是祸?也可以是弹指之间。让我们时时不忘佛的名号,时时不忘佛的身行教诲,时时努力实践佛的教诫,念念落实佛的愿行,以佛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佛陀是我们的根本老师,指导我们修学的根本原则永远不离佛陀的教学纲领及目的才能称为佛弟子,即佛的学生,我们亲近的学佛指导老师传承的应当也是如此,以佛的教诫即佛在经中的教诲为根本和依据,自觉觉他,最后达到真正的幸福美满。如果妥当应用,善巧处理,确实,现代科技所带来的通讯方便,是学佛同修之间彼此互相勉励、劝诫的有效良好工具。
最后,感恩黄忠昌居士的慈悲示现,也感恩所有记述、传播黄居士典范的大德们,亦感恩晓平师兄的简讯及电邮千里传法音;愿彼此同生净土,同成佛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