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念佛即是「以佛心为己心」
作者:黄威南
读证严法师《净因三要》,书中有一段谈到念佛:「佛教说:『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想入佛法门,要先学会念佛,因为念佛能时时刻刻警惕自己『以佛心为己心』;培养慈悲爱念,也是要从念佛开始,所以,念佛即是入佛门学诸法的重要法门。」可见证严法师也是重视「念佛」的,而她之所以重视念佛,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念佛能时时刻刻警惕自己「以佛心为己心」。这与净土宗印光祖师所说的「以佛庄严而自庄严」(见《增广印光大师文钞续篇》)两相对照,今古辉映。念佛这简单、直接的方法,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念念不离佛、念念不忘佛,念念心系实践佛陀的教诲;念念之中绝不放弃努力去实行佛法、去落实诸佛本愿:利己利人。
孙秉森撰《快乐幸福的因缘法则》一文中介绍《净因三要》一书是证严法师自一九八五年付梓《慈济叮咛语》、《慈济的讯息》,一九八九年发行《静思语》第一册之后,所与世的第四本书。本书书名,亦即全书内容所阐释的「净因三要」一语系出自《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也即是一般净宗学人所惯称的「净业三福」,原文为:「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此三种业乃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三个项目可说是从释迦牟尼佛开始,历代净土宗祖师及弘传大德都一再指出的念佛人修学必备基础,若依经文来说,那更是古往今来一切诸佛成佛的必备条件!
证严法师的《净因三要》一书并未强调此净因三要与往生极乐世界之关系,只着重在如何於此时此地的人间落实佛陀所教。该书〈前言〉也说明:「蓋欲弟子於領悟佛家四諦十二因緣、三法印之原始佛法之外,能對佛陀之遺教,有所身心力行之憑藉。」「在人間現實生活中,修學佛法不離三件要事(按:即净因三要)……」也许有人会以此为不妥,但是勿忘经文明言:「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意思即是想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就应当修学这三个项目,在那儿修?当然是在此时此刻此地!常听人念回向文道:「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我们要拿甚么功德去庄严佛净土?我们往生见到阿弥陀佛时,要带甚么去当「见面礼」?就是这三福!佛说因果、因果,如何是往生之因?无因那来果?这就是净业正因!确实,「心净则国土净」,若能落实净因三要,此心确然清净无染,只要心愿所至,何患不生净土,要在如是因方得如是果!
曾听、看过慈济医院李鹤振的现身说法录影:一位癌症病人,为了利益后来人,坚持不用任何止痛药物,希望保持身体最「完整」不受「干扰」的病患状况,预备死了捐赠「大体」供作研究时能够得到更接近真实病况的成果,要将自己执着、赖於度日一辈子的身体布施供养出来,忍受癌症末期的痛苦折磨,而他的眼神如此坚定、语气如此平和,这是真实的六度波罗蜜,真的是令人感动,纵使做不到也心向往之!内心是无比的尊敬!这是真实超人一等的艰苦修行,非一般人所能!这样的念佛确实是把生死病苦都超脱了。
孙秉森文中说:「……足见这『三要』将为学佛入门之首当课题,又何尝不是重建时下伦理、净土社会的科目呢?」诚哉斯言!三要或三福是学佛入门,是往生净土的基本条件,如能做到,也是创造美满家庭、愉快的工作环境以实现幸福人生,甚至转娑婆为净土的三要,即是不能全转此界为净土,至少也能局部转、个人心境转,可以净化社会风气,达到安宁社会的目标,实现《无量寿经》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淩弱,各得其所。」念佛人念念不忘佛陀教诲,时时处处落实佛陀教育,树立典范而不居功、不自以为「值得骄傲」,平淡、虔诚,感化他人事属必然,古往今来多少大德、高僧都是榜样,我们为何不见贤思齐?
很多人都以为证严法师及其所领导的慈济功德会只是一个纯粹的慈善团体,对佛法实修并不重视,这是一种误会,其实证严法师早在民国六十三年(公元一九七四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的慈济法会讲词《药师法门的妙义》中便清楚表明:「……我创立慈济最大的意趣,是为了振兴佛教,希望人人都能认清佛教的真正教义,更希望人人都能实践佛陀慈悲济世的精神,进而共同步入佛法解脱门。」而她所采取的方式是:「像诸位同修,多数都是先入慈济的善法门,现在都渐向佛法律仪门进修,能再不断地向前精进,那便是究竟的解脱门了。我最大的一个祈望是:诸位同修都能永远保持著像现在『以法为重的道心』,共携互勉,以慈济做桥梁,迈向究竟解脱门,通达到佛陀的常寂光境!」这段话,发人深省!佛法解脱门要立足於那里?世间善法是一门。否则,功德要在那里累积?修行要在那里落实?在梦里?在空口白话中?甚至在排他、谤他,讥讽贬低别人的闲话是非中吗?那不是完全颠倒了吗?那不是完全违背了佛陀净业三福的教导了吗?
回向文云:「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这就是净业三福(净因三要)的落实,想想:我们应当如何报恩、如何济苦?任何形式上的帮助都只是暂时,也未必能够真正彻底拔除对方的苦难。大多只能暂时解除他的物质上的贫困而已,内心的恐惧、面对死亡的无助,感情冲突的平衡,必须每个人自己去努力;然而我们应当如何去帮助对方消除苦恼呢?单只劝导没有用,对方未必有信心;他会疑惑:「又不是你,你当然会说。」除非,你曾经从烦恼中超脱,又或者至少是正在逐步超脱。你会彻底了解对方此时心境,确实能够做到让对方引你为知心,因而起信努力去做。这是真正让自己化为一盏灯,燃烧自己的烦恼、业障、习气,产生的就是智慧的光芒,这比书上看来背诵的,更能打动人心,因为那是书上、经文中字字句句的活生生榜样,让我们落实佛经,做「活的佛经」,让佛经不是历史、不是神话,是「人话」,是坚持努力者可以在现实人生的千苦万难中,在自己坚固执着的习气中可以千锤百炼成就的真实故事。这样自己对于佛就会有无比的信心,这样你才会确实肯定十万亿佛土的距离自己可以一念之中就超过;因为你知道:你的明天会在那里;因为你知道:自己今天的努力是甚么!
~原刊《南洋商报》佛学版
“我可爱吗?”-原创卡通动物
-
可爱的小狗和小猪问你:"Am I Cute?"(“我可爱吗?”)
~原创卡通造型,我们亲自设计、亲手画上的可爱卡通动物!
手提袋(小)〈有拉链〉Handbag(S):
Size: 21 x 18 (x 4) cm
16 years ag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