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ght_side

阅读索引

我的博客

  • “我可爱吗?”-原创卡通动物 - 可爱的小狗和小猪问你:"Am I Cute?"(“我可爱吗?”) ~原创卡通造型,我们亲自设计、亲手画上的可爱卡通动物! 手提袋(小)〈有拉链〉Handbag(S): Size: 21 x 18 (x 4) cm
    16 years ago
  • 活在感恩的世界 - 题目:活在感恩的世界 作者:黄威南(曾用笔名“筱梵”〔=小贩〕发表) “老板,可以替我在袋子上写上这句话吗?” 正在埋头苦干,将前面几位顾客嘱咐要写上的名字或寄语一一细心地写上他们选购的手提电话袋的我抬起头,看看她要写的到底是句甚么样的话? 我们这个小摊挡所提供的是太太自己用传统缝纫机手工缝制的手提电话袋。...
    16 years ago

作者介绍

My photo
-自由撰稿人 -新加坡《佛陀教育》期刊特约作者 -佛学撰著《情到深处人孤独》由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 -佛学文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网海知音

Sunday, April 14, 2019

甚么是“超度”?

超度——飞越苦海

● 黄威南

  曾听说过这么一个「鬼打电话求超度」的真实故事:有一年,农历年正月初一,早晨八点钟,台北景美华藏图书馆的韩馆长接到电话,听到一个小女孩哭著要求帮助,说自己死得很凄惨。正月初一第一通电话遇到这种事情,馆长心想:这是谁在恶作剧?就把电话挂断了。过了几分钟,电话铃又响,接电话的儿子一听,对馆长说:「不对!这是小孩的声音,好像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引起了韩馆长的注意。过后,馆长到了图书馆,有一位居士已经在那里等候。他说:「我的女儿车祸死了,要求超度。」以台北景美华藏图书馆的规矩,过年期间本来不做超度佛事。馆长立刻就想起刚才那个小女孩,这才知道电话是鬼打的,不是人打的。馆长立刻帮助她,为她设立牌位,并为她诵经超度。因为这件事情,他们全家都学佛了。(净空法师讲於「学佛问答」,原文见《净空法师说故事(一)》)

  生活中,我们经常都会听说类似的个案。超度,也因此而成为了许多佛友感觉中似乎有点「神奇」的事情。在一些佛友的心目中,超度很可能还是一个充满趣味性的话题,好像奇闻怪事似的。

  何谓超度?佛经云:「超度诸难不畏生死。」又云:「勤修观佛,察彼精进,以睹圣轨;悉除诸想超度吾我。」【大正藏】《佛说阿惟越致遮经》(电子版CBETA, T09, no. 266, p. 206, a10~11)

  其实,超度并不仅限于亡灵。《杂阿含经》(三五四):「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若诸沙门、婆罗门于六入处不如实知,而欲超度触者,无有是处;触集、触灭、触灭道迹超度者,无有是处。如是超度受、爱、取、有、生、老、死者,无有是处。超度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者,无有是处。若沙门、婆罗门于六入处如实知,六入处集、六入处灭、六入处灭道迹如实知,而超度触者,斯有是处。如是超度受、爱、取、有、生、老、死者,斯有是处;乃至超度老死灭道迹者,斯有是处。』…」这是以十二因缘来说明超度的历程,超度的关键:於六入处如实知。这令人想起《楞严经》中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声告诉阿难的话:「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登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追究到底,原来超度的终极目标,其终极意义即是熄灭一切诸苦的「涅槃」。《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云:「……『槃』名一切生死苦难;『涅』名超度。超度一切生死苦难故名涅槃。」因此,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将其列於「涅槃字义」条目下。可见一切生死轮回中的苦难朋友,不论身处六道中的那一道,都要寻求超度。

  此外,丁氏《佛学大辞典》载《旧华严经》〈名字品〉释迦牟尼之别号:「度沃焦」。所谓「沃焦」者,乃是在大海底吸水石之名。在此石下有无间地狱之火气,所以此石常焦热;观佛经五曰:「从阿鼻地狱上冲大海沃焦山,下大海水渧如车轴计。」众生犹如此吸水石,五欲沃之而无厌足,佛独「超度」之,故名「度—— 沃焦」:超越欲望、度过欲望之河,达到涅槃

  —— 即超度了一切生死苦难。显然,世尊出现於世即是为了超度一切众生出离生死苦海。

  一般上,「超度」一词多被用指为帮助亡灵而举行的法会佛事,这可能与《地藏经》:「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利益存亡品〉的一大段文字有关。但是别忘了紧跟着下一段经文所说的:「世尊!我观阎浮众生,但能于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如是利益,悉皆自得。」超度的作用产生於对诸佛的教诲、佛的诸般教化的体认、实行和证入,所有努力,利益自得。

  超度,是请佛力超荐、请佛来帮助;那么,佛对众生如何帮助呢?请听地藏菩萨的报告:「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若遇恶缘,念念增益。是等辈人,如履泥涂,负于重石,渐困渐重,足步深邃。」这些因造恶而受苦者「若得遇知识,替与减负,或全与负。」因为「是知识有大力故,复相扶助,劝令牢脚。」但是务须紧记:「若达平地,须省恶路,无再经历。」得闻佛法,得到佛力的加持,得以听到佛长劫修行的成果报告,将所证悟的宇宙人生真相和盘托出 —— 得以遇见佛这样的大善知识,我们只要听闻、深信,老老实实依教奉行,按步就班一直行去 —— 得闻佛经、得闻佛法即是遇佛、遇知识,佛为我们说法开示,报告本身修行成果,不是已替我们「减(轻)负(担)」,或除去重负了吗?我们要听「劝」站稳脚步,坚定道心,更要记得不再走回那条以前让自己受苦受难的「恶路」了!

  《地藏经》说:「倘若有男子女人,在活的时间,不修善因,造了许多罪恶,命终之后,不论他大小的眷属,为他修造福利,一切的佛事,七分之中,只有获得一分,六分功德是活人自得的。所以啊,未来现在的善男女,趁著现在耳目聪明、强健的时间,自己来做佛事修福,不要等待临死时,眷属给我代修,那么,分分利益,都可以自得了。」是啊,现在转恶为善,现在即转苦为乐,现在马上开始依佛所教而修行,现在即开始逐渐实现快乐幸福的生活。何乐不为?

  谈到超度亡者的方法,印光大师曾说:「荐亡之法,唯念佛最为第一。」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亦亲口对大辩长者说:「长者,我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生,承佛威力,略说是事。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也有一些情形是希望超度自己的冤亲债主的,印光大师谈到念佛解怨时说:「病,乃宿世、或现生,有害人性命之事。此业不消,病决难好。倘若吃药无效,即可不吃;但息心念佛、念观世音,以期超度怨家。念佛虽不见效,仍有利益,不可与吃药同作一例。念佛当生惭愧心,不可生愤恨心。生惭愧,则怨家之怨恨可解;生愤恨,则是欲解更结矣。」此段开示引自《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般若念佛会编辑)。曾请问砂劳越美里法雨法师,并蒙开示:「是我们自己过去对不起人家,就像做错事跟人说对不起,对方不原谅,你就理当继续好好认真诚恳地向他道歉,继续念佛,回向功德,请求原谅。一直到对方愿意原谅我们曾对他犯下的过失。」必须真认自己错,心甘情愿承担接受自己错误的苦果!

  此外,印光大师亦教人可在曾有人溺毙之处,后来又常有人溺水的,即有所谓「求替死鬼」的地方,立一木标,上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字要大,要看得远,要能经久。即可平息此祸。原理是以刻、立此佛号之人的悲心,感佛之慈光加被。这是在灾难现场超度的方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